【簡介:】提到可變后掠翼艦載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一代經典美制F-14“雄貓”艦載戰(zhàn)斗機。當年一部《壯志凌云》,憑借F-14硬朗的線條,魔幻般的可變后掠翼,以及湯姆·克魯斯俊朗的相貌和出
提到可變后掠翼艦載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一代經典美制F-14“雄貓”艦載戰(zhàn)斗機。當年一部《壯志凌云》,憑借F-14硬朗的線條,魔幻般的可變后掠翼,以及湯姆·克魯斯俊朗的相貌和出彩的演技,使F-14在全世界圈粉無數。
如今,我國已經裝備了航空母艦,而且還不止一艘,那我國有沒有必要研制一款可變后掠翼艦載機呢!
可變后掠翼的優(yōu)點可變后掠翼,說簡單點就是飛機的翅膀可以前后擺動。當飛機處于起飛和著陸時,機翼展開,后掠角變?。C翼機身之間的夾角,根據定義機翼垂直于機身,后掠角為0),機翼前緣升力增加,機翼效率提高,可縮短飛機起落滑跑距離;當飛機處于飛行時,機翼后掠,后掠角變大,受到的飛行阻力變小,可使飛機獲得更好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飛行能力。
總的來說,可變后掠翼解決了飛機低速操控和高速減阻的矛盾,使飛機同時具有較佳的高空高速和低空高速及亞音速飛行能力。
可變后掠翼艦載機的不足首先,戰(zhàn)場生存能力不佳。可變后掠翼飛機的機翼分為固定翼與活動翼。固定翼與活動翼之間會存在一條接縫。雖然說這條接縫不大,但卻影響了戰(zhàn)機的整體隱形性能。在雷達和各種偵測設日益精密的今天,這一點瑕疵就足以使戰(zhàn)機被對手探測到。在如今發(fā)現即摧毀的戰(zhàn)爭形勢下,被探測到基本就意味著被擊落。
其次,維護非常麻煩??勺兒舐右盹w機,機翼轉動結構和操縱系統(tǒng)復雜。而復雜的結構使得飛機的維護費用、難度、工時增加。如果是平時還好說 ,若是到了戰(zhàn)時,將會很大的影響戰(zhàn)機的出勤率。
其三,可變后掠翼飛機的活動翼如果掛載副油箱、導彈或炸彈等外掛物,還需要一套協調機構,這導致可變后掠翼飛機的機翼懸掛點較其他飛機同類戰(zhàn)機會有所減少。外掛點減少,能掛的武器彈藥數量就少,載彈量和戰(zhàn)斗力也因此會受到影響。
擁有如此眾多的不足,且這些不足很難彌補,卻又十分致命,對于這樣的一種技術的應用我國需要格外的謹慎。畢竟咱們的經費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能白白耗費在無意義的項目上。
可變后掠翼不符合目前戰(zhàn)斗機的發(fā)展趨勢當初可變后掠翼之所以流行就是為了解決飛機高空高速和低空可操作性之間的矛盾。如今的戰(zhàn)斗機發(fā)展,強調中低空飛行性能,信息化性能,隱身性能,先進的航電設備等,對高空高速性能的要求不是很高。這導致可變后掠翼的額優(yōu)勢一下子就沒了。畢竟當初搞可變后掠翼是為了平衡,現在不需要平衡了,我國還費時費力的去搞復雜的可變后掠翼艦載機干什么。
同時,大邊條翼、鴨翼、翼身融合技術、矢量噴管技術.........等航空技術扥出現也很好的彌補了原來非可變后掠翼飛機性能上的不足,可變后掠翼的性能優(yōu)勢已不再明顯。
總體來看,可變后掠翼艦載機,乃至可變后掠翼飛機,其特點與現如今的戰(zhàn)機發(fā)展方向和趨勢并不相符,同時它的缺點也非常突出,并很難彌補。可變后掠翼艦載機就算研制出來,也很難適應現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對部隊的戰(zhàn)斗力提升也沒有益處,只能是白白浪費資源罷了。戰(zhàn)爭不是情懷,需要的是在戰(zhàn)場上有作戰(zhàn)效用能殺敵的武器。至于情懷,還是留在電影中吧。
就到這里,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首先說一說可變后掠翼技術是什么?
早期的螺旋槳飛機,速度都不是很快,美國的p51野馬戰(zhàn)斗機,最高俯沖速度能達到700公里每小時,已經是螺旋槳飛機的極限了,一般能達到四五百公里每小時就不錯了。
P51野馬
噴氣式發(fā)動機的發(fā)明,使飛機高速飛行成為可能,二戰(zhàn)后期德國人發(fā)明的簡單的噴氣戰(zhàn)斗機Me262,就憑著高速度吊打英國的噴火戰(zhàn)斗機。
Me262(機翼已有點后掠了)
1947年10月,美國的名叫耶格爾的飛行員駕駛火箭動力的X1飛機飛出1.05馬赫(一馬赫就是一倍音速)的超音速,但過程非常的艱難,之前甚至發(fā)生了空中解體的事故很多次都面臨死亡的威脅??墒莤1飛行器的設計最高速度是兩倍音速。
X1還是直機翼
經過無數航空人的研究,發(fā)現了一個飛行的秘密,就是以前的飛機用的都是平直的機翼,當飛機的速度接近音速的時候,飛行阻力會變得非常大,并且會產生非常激烈的激波,甚至會使飛機解體。這種現象被稱為音障。
設計師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原本機翼和機身呈十字型的結構,變成了兩邊的機翼,向后和機身傾斜一定的角度,稱為后掠翼。后掠翼的設計使飛機可以超音速飛行,而不會危及安全。
米格15比斯
著名的蘇聯米格15(中國仿制后稱為殲5)比斯,還有真正實視超音速的米格19(殲6),還有美國的f86佩刀,越戰(zhàn)期間使用廣泛的F105雷公,都采用了后掠翼的設計。
殲六(可飛1.2馬赫)
F86
F105雷公戰(zhàn)斗轟炸機
一時間,各種后掠翼飛機滿天飛,后來米格21的三角翼設計,F16F15的梯形翼設計,利用的也是后掠翼的設計原理。
米格21魚窩
直到今天,高亞音速和超音速飛機都離不了后掠翼的設計,包括現代的噴氣式客機和噴氣式軍用運輸機。
我國的運20
大后掠角機翼解決了高速飛行的難題,可是又出現了低速機動性太弱和起降性能不好的難題??勺兒舐右淼脑O計被提了出來,就是機翼可以現鳥的翅膀一樣,向后收或者向前打開啟強或者低速飛行時向前打開,高速飛行時向后掠。成功的機型有:
美國的f14雄貓重型艦載戰(zhàn)斗機
F111重型戰(zhàn)斗轟炸機
B1B重型轟炸機
蘇聯的米格23和米格27戰(zhàn)斗機差不多
蘇17蘇22很像
蘇24擊劍手戰(zhàn)斗轟炸機
圖160巨型轟炸機
歐洲的狂風戰(zhàn)斗機
可變后掠翼的設計,使飛機兼顧了高速和低速的飛行性能,但是結構非常復雜,控制系統(tǒng)也很難設計,造成的死重,而且機翼可變部分很難掛彈,造成掛彈量太少。后來新的氣動布局不斷出現,如鴨式布局,邊條翼,翼身融合,前沿機動襟翼等,適應現代戰(zhàn)機的可選項很多,可變后掠翼設計退出了歷史舞臺。
對新構型的探索,要說說能飛兩倍音速的美國F104戰(zhàn)斗機,它用超薄的機翼代替了大后掠機翼,可是卻被稱為飛行棺材和寡婦制造者,被公認為一個失敗的戰(zhàn)斗機。
我們中國的殲十,殲20氣動布局世界領先,還有必要回過頭去搞可變翼的布局嗎?
殲20突破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