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刑法如何區(qū)分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屬地管轄原則,即以當事人的住所地、居所地或事物的存在地等作為管轄權的連接因素而形成的原則。屬人管轄原則,是指以當事人的國籍作為管轄
一、刑法如何區(qū)分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
屬地管轄原則,即以當事人的住所地、居所地或事物的存在地等作為管轄權的連接因素而形成的原則。
屬人管轄原則,是指以當事人的國籍作為管轄的連接因素而行使管轄權的原則。
簡單來說,屬地管轄是以當事人的住所地或者居住地等來確定管轄法院,而屬人管轄則是以當事人的國籍來確定管轄法院,這是二者最大的區(qū)別。
二、刑法中屬地原則與屬人原則的關系屬地原則與普遍原則的關系?
這些原則是為了擁有審判資格而設立的。它們是一個排除適用的關系,按刑法條文的順序,依次排除……屬地>屬人>保護>普遍; 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如果可以使用前者就不會適用后者,而并不是二者擇其一,只有前者不能被適用才可以適用后者; 至于屬地與普遍,兩者也與前面差不多,但是普遍原則針對的是某些特殊犯罪而已。 可以在線交流一下的。
三、為什么我國刑法中的屬地管轄原則只包括了船舶,航空器而不包括汽車?
船舶航行在水域,航空器航行在空中,它們都是流動的,沒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一旦發(fā)生案件,就不能準確地界定管轄地。而汽車直接在陸地上行駛,地域明確,容易界定,所以我國刑法中的屬地管轄原則沒有包括汽車。
四、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屬地管轄原則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包括: 領海、領空、領陸以及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航空器和船只。對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理解。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適用本法規(guī)定的,可以制定變通或者補充規(guī)定。港澳臺地區(qū),我國刑法不在香港.澳門地區(qū)適用。
五、報警屬地原則?
意思是如果要報案的話,應該去案件發(fā)生地的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去其他地方的公安機關報案的話,公安機關會因為沒有管轄權而不予立案偵查的。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但是報案人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可以就近到當?shù)嘏沙鏊鶊蟀?。而刑事案件一般是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的。屬地派出所是指本人戶口登記地的公安派出所,你的戶口登記在哪個派出所,哪個派出所就是你的屬地派出所
六、中考屬地原則?
中考屬地招生,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原則上實行屬地招生。
各縣(市)普通高中只能招收本縣(市)區(qū)域內(nèi)初中學校畢業(yè)生,市五城區(qū)普通高中只能招收五城區(qū)區(qū)域內(nèi)初中學校畢業(yè)生,各縣(市)、各學校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招生范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tǒng)一招生,嚴禁違規(guī)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qū)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
七、出生屬地原則?
所謂國籍的取得,是指由于某種事實的出現(xiàn)或存在而使個人具有某個國家公民的身份或資格。個人通常因出生或入籍而取得國籍。
因出生而取得國籍,個人因出生而取得國籍,一般稱為原始國籍或出生國籍。原始國籍是各國國內(nèi)法依個人出生的事實而賦予的。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的國籍都是原始國籍。原始國籍的取得各國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
出生地主義原則,又稱屬地原則。即以出生者的出生地來決定其國籍,而不管其父母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采行出生地主義原則的國家多為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英美法系國家,或者是歡迎移民以及以移民為主組成的國家,如巴西等國。
八、刑法適用原則?
1997年及2012 年修訂的刑法典規(guī)定了我國刑法適用的四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其中,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的含義: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基本要求是:平等保護法益;平等地認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罰;平等地執(zhí)行刑罰?! ?/p>
《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憲法》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
九、刑法程序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1、基本含義: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
2、基本內(nèi)容
(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刑法淵源只能是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制定的刑事實體法律規(guī)范。除此之外,其他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刑法的淵源。在我國,刑法的淵源包括刑法典(包括八個刑法修正案)和單行刑法(1998年制定的《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2)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后法。只有在行為的時候已經(jīng)存在并且生效的法律才能對所發(fā)生的行為具有效力。禁止不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但允許有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溯及力問題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表達了這一思想。
(3)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禁止一切不合理的解釋。允許有利于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guī)的適當。
①明確性:刑法的規(guī)定必須清楚、明了,不得有歧義,不得含糊不清。
②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禁止殘酷的不均衡的刑法。對于沒有侵犯國家、社會或者他人利益的行為,無論立法還是司法,都不允許將其作為犯罪行為加以處罰。
③禁止絕對不定刑。絕對確定的法定刑實現(xiàn)了一般正義,但難以實現(xiàn)個別正義?,F(xiàn)在各國的刑法都采取了相對確定的法定刑。
十、刑法比例原則?
刑法上的量刑均衡原則實際上包含了刑罰的輕重與所犯罪行相適應、刑罰的輕重與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這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刑罰的輕重與所犯罪行相適應,體現(xiàn)的是報應觀念,要求刑罰的輕重與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也就是重罪重判、輕罪輕判。而刑罰的輕重與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體現(xiàn)的是預防觀念,要求刑罰的輕重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