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兩彈一星”功臣授勛。
這里就要提一提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兩彈一星的大功臣,也是著名的愛國科學家,是新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兩彈一星”功臣授勛。
這里就要提一提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兩彈一星的大功臣,也是著名的愛國科學家,是新中國的英雄之一。
薩沙對鄧稼先是頗為尊敬的,這是一個有責任心的愛國知識分子。
然而,鄧稼先的一些流傳的事跡,同真實的歷史有些差距。
第一, 鄧稼先回國時不是什么著名科學家。
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年僅26歲。
在獲得博士學位后第九天決定回國,搭乘了威爾遜總統(tǒng)號客輪。
鄧稼先是拿到博士學位后就立即選擇回國,并沒有在美國進行任何的研究工作,當然也沒什么名氣。
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博士畢業(yè)生,在美國也屬于是頂尖學生。
不過,同錢學森這種著名科學家,鄧稼先還是有天壤之別的。
在1949年,錢學森擔任加州理工學院正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領(lǐng)導(dǎo)美國太空火箭的研究。同年,他設(shè)計了一種12馬赫高超聲速火箭飛機,即“錢學森彈道”。
此時,錢學森已經(jīng)是很有名的科學家了,自己帶的博士生就有10多人。
而鄧稼先和錢學森不同。
在美國,博士生一定要做出學術(shù)業(yè)績來,才會被認可為科學家。
在沒有成為科學家之前,博士的生活也不會富裕,大部分很清貧。
美國的高級人才也很多,想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并不容易。
其實,鄧稼先在普渡大學留學時,一度生活拮據(jù),每頓飯只能吃幾片面包加一點香腸,還是好友楊振寧多次接濟他才渡過難關(guān)。
第二, 鄧稼先28年沒有回過家。
從1958年8月,錢三強推薦鄧稼先加入原子彈研制團隊,到1986年7月,鄧稼先在北京301醫(yī)院去世,整整28年。
這28年,鄧稼先一直從事設(shè)計國家高度機密的研究工作,需要對工作嚴格保密,甚至不能告訴妻子兒女。
但是,這不代表他與世隔絕,更不可能不回家。
從1958年到1972年14年內(nèi),鄧稼先并沒有在西部工作,而是一直和妻兒生活在北京,可以天天回家。
鄧稼先的單位二機部九所,距離他的家只有一站公交車的距離。
從1972年到1986年,鄧稼先被調(diào)到四川省梓潼縣,這才不能經(jīng)常回家了。
即便如此,只要回北京開會或者中央領(lǐng)導(dǎo)召見,鄧稼先到了北京就可以回家。
在這段時間,他曾經(jīng)前后共花三個月輔導(dǎo)一雙兒女參加高考,還親自操辦了父親的葬禮,赴內(nèi)蒙古看望在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的女兒,星期天還經(jīng)常到岳父母家吃午飯等等。
第三, 鄧稼先不追求任何生活享受?
鄧稼先出生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鄧以蟄作為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收入很高,家庭是比較富裕的。
鄧稼先本人又有留學經(jīng)歷,不是工農(nóng)干部,很講究生活的情趣。
作為高級專家,九院副院長,鄧稼先的待遇很高,遠遠超過普通老百姓。
他有秘書、警衛(wèi)員,還有私人的配車。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鄧稼先和夫人許鹿希兩人的月收入就有400元。
大家知道,70年代的400元是什么概念?
工人平均月工資是38元,夫妻兩人不過70多元。
他的學術(shù)秘書竺家亨回憶:每逢工作有所突破,他常會主動提出請大家吃頓好的。一次任務(wù)完成后,鄧稼先興致頗佳,對手下的幾個大學生說:“今天我們放假,大家晚上有興趣嗎?我請你們?nèi)ヂ爲颍 贝蠡飪弘m然高興,但也心懷顧慮:這臨時想去聽戲,恐怕票早就賣完了吧?鄧稼先卻不擔心。當晚,他帶著5、6個大學生到戲院門口,專門等人退票,大家果真也都如愿進了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