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如果說尼米茲上任不久就偷襲日軍并獲得勝利,確實鼓舞國民的斗志和部隊的士氣;如果說太平洋戰(zhàn)爭初期,真正給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打了一針“興奮劑”的事情,那一定是轟炸東京。
此
如果說尼米茲上任不久就偷襲日軍并獲得勝利,確實鼓舞國民的斗志和部隊的士氣;如果說太平洋戰(zhàn)爭初期,真正給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打了一針“興奮劑”的事情,那一定是轟炸東京。
此時的日本人依然銳氣不減,在馬來亞、新加坡繼續(xù)突飛猛進,一副所向披靡的態(tài)勢。尼米茲很清楚,幾場微不足道的勝利,只能一時將美國人從失敗主義的陰霾中拉出來,但要繼續(xù)鼓舞軍民的信心,必須策劃一次更大的行動。
為什么要選擇轟炸東京呢?首先,同盟國的一致要求。珍珠港事件后,以羅斯福牽頭、丘吉爾以及26個國家的駐美大使發(fā)表了反軸心國宣言,史稱阿卡迪亞會議。會議將基本戰(zhàn)略放在北非和地中海的反攻上,在亞洲基本采取守勢,但不是被動挨打,而是待機反攻。
會議決定由蔣介石任中緬印戰(zhàn)區(qū)總司令,負責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各國和中國戰(zhàn)區(qū)的指揮。從此,中國遠征軍走出國門,開赴緬甸最前線。而太平洋上的爭奪,則需要美國海軍伺機而動,用一場大的勝利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信心。
其次,日軍在東南亞的攻勢不減,有向印度和斯里蘭卡進攻的動向,一旦丟失將為日軍進入印度洋敞開大門。同時,日軍將扼守紅海和馬六甲海峽地區(qū),給日后的反攻帶來更大的困難。因此,必須依靠一次大的行動,牽制和轉(zhuǎn)移日軍的注意力。
更為重要的是,就是美國人的復仇。為了“提醒”山本五十六,美太平洋艦隊主力依然存在,從而迫使聯(lián)合艦隊與其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并全殲日本海軍主力,報珍珠港之仇。如何“提醒”日本人?那就是尼米茲需要考慮的了。
經(jīng)過幾晝夜的思考,他提出轟炸東京的戰(zhàn)略意圖。一是影響巨大,可以極大的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志;二是出其不意,日本人不會想到美軍會從1000公里外來轟炸其本土,因為他們認為依據(jù)當時的技術(shù)條件達不到。從而,可以達到戰(zhàn)役的突然性。
最關(guān)鍵的還是,通過轟炸可以明白無誤的告訴日本人,美太平洋艦隊實力依然強大,而且可以隨時轟炸對方的首都。從而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并牽制日本高層的注意力,從此不得安寧。
戰(zhàn)略意圖確定,剩下就是技術(shù)支持和實施計劃了。轟炸東京的計劃引起極大爭議。一是依靠航空母艦執(zhí)行計劃,而航母上的轟炸機的航程很有限;二是換成陸軍B-25轟炸機,可航母沒有足夠長的跑道。當然,由誰來承擔這次一去不復返的“死亡”任務,也是一個棘手問題。
這么多的困難,讓尼米茨也打起了“退堂鼓”。但他的上司——海軍總司令歐內(nèi)斯特.金上將,非常支持他轟炸東京。這位金上將也是一個性格鮮明的人,以冷酷、粗魯、咄咄逼人而著稱。
他原先是大西洋艦隊司令,是個很優(yōu)秀的戰(zhàn)術(shù)家,很能打仗,而且常能打勝仗。當珍珠港遭偷襲時,在美軍高官中唯一拍手稱快的就是他,在他看來有仗打,是一個軍人最該高興的事情??磥?,這位“仁兄”還是一個地道的“戰(zhàn)爭狂”。
珍珠港事件后,這位能打仗的“仁兄”隨即被晉升為海軍總司令。按理說,這樣性格的人,幾乎是看誰都不順眼,卻偏偏對尼米茲另眼相看,這重要還是因為他們都比較喜歡創(chuàng)新。也算是英雄識英雄,惺惺相惜了。
當然,支持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這位“仁兄”主動挑大梁,替尼米茲解決難題。
一是解決內(nèi)部矛盾。大家都知道日本的陸、海兩軍種,可謂死對頭,相互拆臺,老死不相往來。而美軍的陸、海兩軍種也常鬧矛盾,推諉、扯皮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但都屬于內(nèi)部矛盾,尤其是麥克阿瑟慘敗菲律賓,充分暴露了不團結(jié)的惡果。
這次,海軍總司令親自出馬,自然受到陸軍的熱烈歡迎。雙方?jīng)Q定摒棄前嫌、精誠合作,海軍出航母,陸軍出飛機,并開始秘密招募轟炸機精英。沒有想到,消息一出,陸軍參戰(zhàn)的積極性很高,他們踴躍報名,特戰(zhàn)隊正式組建并開展針對性訓練。
二是解決技術(shù)問題。讓重達13噸的B-25轟炸機在巴掌大的跑道上起飛,可不是容易的事。它的起飛距離至少要達到800英尺,而航母飛行甲板通常只有500英尺,解決的唯一方案就是減輕B-25的重量。除了炸彈能扔都扔,目的就一個,讓B-25在航母上飛起來。
領導特戰(zhàn)隊的是44歲的杜立特中校,他有著精湛的駕駛技術(shù)和勇敢精神。他自告奮勇來到“大黃蜂”號航母上試飛改裝后的B-25,結(jié)果證明完全可行。在逆風的情況下,可以在450英尺處離地起飛,而加長后的“大黃蜂”號,飛行甲板足足有750英尺。
一人會,不代表所有人都會。尼米茲的要求是人人都能像杜立特一樣,為了讓陸軍飛行員盡快了解和適應海軍,他選派海軍頂尖飛行員米利埃先上尉前去當杜立特的助手。
事實證明,這兩位高人不僅技術(shù)精湛,教學也很有一套。按照技術(shù)要求,不分晝夜的訓練,兩個月后,所有人都滿足了要求。不過,讓大家倍感疑惑的是,訓練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一個難題就是轟炸完的返航問題,金上將找到了總統(tǒng)羅斯福。他非常贊賞這個計劃,立刻聯(lián)系南京政府的蔣介石。此時,他正焦頭爛額的應付中國戰(zhàn)場,自然巴不得美國人早些動手。于是,當即答應,并許諾將竭盡全力為盟友保駕護航。
看來,這位金上將不是等閑之輩,所有的“問題”在他手里都不是問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尼米茲現(xiàn)在唯一擔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對手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達到戰(zhàn)役的突然性。首先,此次行動是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就連執(zhí)行任務的“大黃蜂”號航母艦長都不知道;其次,等艦隊出發(fā)后,再向艦隊宣布轟炸計劃,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保密到最后一刻。
此時,所有的日本人都不知道即將大禍臨頭,而有一個卻時刻擔心美國人的報復,他就是山本五十六。都是航母戰(zhàn)的專家,長途奔襲根本不在話下,而如果讓山本選,他也一定會選東京。
所以,山本的擔心也是尼米茲擔心的,他擔心山本有所準備,讓艦隊遭遇埋伏,致使行動失敗。而山本也確實加強了東京方向的警戒和防御,只是幸運的天平向著美國一方傾斜。至于戰(zhàn)果如何?尼米茲只好祈求上帝保佑了。
轟炸東京的影響很大,以至于政治影響蓋過了戰(zhàn)略意義。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guān)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