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準確的說,俄羅斯側重于和印度搞好關系,而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在華盛頓的地位顯然更高。
對于印度在全球扮演的角色,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認識,一是陸權二是海權。從陸權角度,印度是
準確的說,俄羅斯側重于和印度搞好關系,而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在華盛頓的地位顯然更高。
對于印度在全球扮演的角色,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認識,一是陸權二是海權。從陸權角度,印度是南亞次大陸當之無愧的第一,其十億級的人口、3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及核武器因素,使印度在南亞地區(qū)可以稱之為霸主。
從海權角度,印度是印度洋中唯一的大國,也具有掌控印度洋制海權的野望。在環(huán)印度洋一線,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等,或受制于國力,或受制于體量等因素,都不具備與印度在印度洋一線一決雌雄的實力。而印度不顧國力購買航空母艦,努力發(fā)展一只遠洋海軍也正是這一目標的具體體現。
而在冷戰(zhàn)期間,世界上陸權大國是蘇聯,海權大國是美國,故理論上印度的整體戰(zhàn)略目標是和當時的世界兩強都存在結構性矛盾。但是,不能實現的目標基本屬于空談,對于定下打敗淘寶的創(chuàng)業(yè)者,馬云也不會真放在心上一樣,美蘇兩國對于印度的關系呈現兩種不同狀態(tài)。
對于蘇聯而言,在古巴導彈危機后,鑒于常規(guī)海軍實力的不足,蘇聯開始加速研制航母,試圖建立一只遠洋海軍。但是由于地理問題,蘇聯的海洋實力被分割成黑海、太平洋、波羅的海以及北海四個不同的戰(zhàn)略區(qū),相互之間很難做到配合,大大削弱了蘇聯的海洋實力。
同時由于和美國全球爭霸,蘇聯需要在印度洋地區(qū)顯示軍事存在,故從中亞為基地,向南亞地區(qū)滲透,建立蘇聯的勢力范圍就成了蘇聯70年代后的戰(zhàn)略目標之一,后果就是蘇聯攻擊阿富汗,給巴基斯坦帶來了嚴重的安全威脅。
雖然蘇聯在印度洋顯示軍事存在的長期目標與印度是沖突的,但是在實在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對巴基斯坦的施壓是符合印度利益的,同時印度也需要借助蘇聯的影響力來平衡美國,故蘇聯與印度的關系存在合作的基礎。在1985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問蘇聯后,獲得價值51億美元的援助,在當時可以說是巨額。
在冷戰(zhàn)后,俄羅斯實力嚴重下滑,已經無力實在飲馬印度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加上美國在911后進入中亞的因素,俄羅斯對于南亞地區(qū)喪失了進取之心。在失去地緣方面的因素后,俄羅斯與南亞地區(qū)就剩下的經貿關系,而在印巴兩國之間,印度的gdp更高,也更有購買武器的欲望,看在錢的份上,俄羅斯與印度的關系相當好。
關于印度與俄羅斯的軍購,網絡上有很多段子,這里就不提了。只說一點 ,印度陸軍坦克有一半以上是俄系的t55、t72,空軍戰(zhàn)斗力主力米格21、米格29以及蘇30mk,海軍中購買俄羅斯的航母已經成著名段子。據統(tǒng)計,印度武器有70%來源于俄羅斯。
而美國與印度的關系,取決于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和區(qū)域安全形勢的變化。從全球戰(zhàn)略角度,美國控制著所有重要海洋通道,印度洋是連接歐洲與東亞的最重要的航線,是美國必須掌控的區(qū)域,與印度試圖獨霸印度洋的目標是沖突的。
所以,美國需要借助巴基斯坦的力量,來制約印度的發(fā)展,這種戰(zhàn)略也是一種離岸平衡。隨之帶來的影響是,巴基斯坦有大量的美制裝備,譬如巴空軍主力戰(zhàn)機F16,陸軍中的m48坦克等。印巴戰(zhàn)爭其實可以視為美制武器與俄制武器的較量。
不過在21世紀后,隨著東亞地區(qū)的迅速發(fā)展,亞太既有的國際格局有顛覆之勢,在奧巴馬時期推動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由于印度與東亞接壤,也可以作為平衡東亞的棋子,印度也需要借助美國的科技、經濟實力,來實現印度的經濟騰飛,故美印關系有升溫的趨勢。
在2015年奧巴馬訪問印度時,莫迪打破傳統(tǒng)親自去機場迎接,奧巴馬也成為首位被邀請參加印度國慶閱兵的外國政要。在特朗普上任后,雖然兩國在經貿問題上出現波折,美國甚至8月取消了印度特別貿易地位,致使印度近60億的出口額度受影響,但是整體上是不痛不癢的紛爭。
在9月21日,莫迪即將訪問美國,在本周五,印度商務部長Piyush Goyal周五表示,印度和美國的目標是將雙邊貿易額從不足1500億美元增加至5,000億美元。由此可見,印度與美國的關系出現轉折是必然的。特朗普解雇博爾頓后,美國的對外關系也將迎來轉變。
故總體而言,目前階段俄羅斯為貿易保持與印度的關系,畢竟冤大頭實在難找。在東亞騰飛后,美國需要借助印度來平衡,與印度的關系在逐步升溫,不過為大國當棋子多要付出血的代價的。所以,俄羅斯想從印度身上撈錢,而美國是想從印度身上撈點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