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國水上飛機發(fā)展史》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我國國內(nèi)首次成功制造飛機是什么時候?
2、水上飛機的資料
3、水上飛機的發(fā)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國水上飛機發(fā)展史》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我國國內(nèi)首次成功制造飛機是什么時候?
我國首次成功制造飛機是1954年7月26日。1954年4月1日,工廠正式接受試制雅克-18的全機任務。3個月后,第一架中國國產(chǎn)雅克-18型飛機組裝完成。國產(chǎn)“雅克-18”飛機最初命名為“紅專-501”,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初教-5(CJ-5)型飛機。
1954年7月3日,南昌飛機制造廠仿制的“雅克-18”型飛機在南昌首飛成功,并于1954年7月26日完成了國家試飛和鑒定。1954年7月28日,中國新華社播發(fā)了題為《我國自制飛機成功》的新聞。
擴展資料
初教-5教練機,機身由合金鋼管焊接成骨架,呈構架式機身骨架。機身前段及發(fā)動機整流罩為鋁合金蒙皮。機身后半段由布質(zhì)蒙皮覆蓋。機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組成。
中翼為全金屬結構,由兩根大梁、8根翼肋等組成,中翼中裝有兩個容量75升的油箱。中翼與機身框架連接。外翼與尾翼的前緣、梁、翼肋等用鋁合金制作;布質(zhì)蒙皮。
初教-5采用后三點式起落架,主輪半埋狀收入中翼,尾輪固定不可收??v列式密封座艙具有良好的視野。機上裝有無線電收報機和機內(nèi)通話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初教-5
水上飛機的資料
簡介
水上飛機是能在水面上起飛、降落和停泊的飛機。水上飛機分為船身式和浮筒式兩種。水上飛機主要用于海上巡邏、反潛、救援和體育運動。第一架從水上起飛的飛機,是由法國著名的早期飛行家和飛機設計師瓦贊兄弟制造的。這是一架箱形風箏式滑翔機。機身下裝有浮筒。1905年6月 6日,這架滑翔機由汽艇在賽納河上拖引著飛入空中。
種類
水上飛機分為船身式即按水面滑行要求設計的特殊形狀的機身或浮筒式把陸上飛機的起落架換成浮筒兩種。兩棲飛機則在船身或浮筒上裝可收放的起落架,在水上起降時收上,在陸上起降時放下。
作用
水機在軍事上用于偵察,反潛和救援活動;在民用方面可用于運輸,森林消防等。水機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在水域遼闊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輔助設施較經(jīng)濟,飛機噸位不受限制;主要缺點是受船體形狀限制不適于高速飛機,機身結構重量大,抗浪性要求高,維修不便和制造成本高。
建造歷史
早期,水上飛機和陸上飛機是同時發(fā)展的。30年代水機發(fā)展十分迅速,遠程和洲際飛行幾乎為水機所壟斷,還開辟了橫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定期客運航班。例如,德國道尼爾公司20年代末研制的DoX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機翼上方分6組背靠背地裝12臺活塞式發(fā)動機,最大速度達到224千米/小時,1929年10月曾創(chuàng)造一項載169名乘客飛行的世界紀錄,一直保持了20多年。美國聯(lián)合公司30年代研制的PBY—5“卡塔林娜”兩棲飛機在二次大戰(zhàn)中廣泛用作海上巡邏機,生產(chǎn)量達4000架,戰(zhàn)后改作森林消防飛機。戰(zhàn)后水機發(fā)展速度放慢,主要代表機種有前蘇聯(lián)的別—10和日本的PS—1水上飛機,后者由于采用了附面層吹除襟翼和噴濺抑制槽技術,具有較高的抗浪能力。中國在轟—5的基礎上研制了水轟—5,能執(zhí)行反潛任務。
為什么水上飛機能在海上起降
當人們漫步海濱,也許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艘?guī)е俺岚颉钡拇焖賱澠坪C?,騰空而起,并且直上藍天。時隔不久,它又向海面飛來,并且在船體(機體)的兩側濺起許多白色的浪花,相當穩(wěn)妥地降落在海面上。這就是奇特的水上飛機。
水上飛機可以適應水上、空中兩種不同環(huán)境的原因,和它特殊的設計分不開。假如說它是船,但它也像飛機一樣有機身、機翼、尾翼、螺旋槳以及起落架;假如說它是飛機,但它的機身又是斧刃形的龐大船體。這一獨特的特點,使它成為真正的“全能選手”。
當水上飛機停泊在水上時,寬大船體所產(chǎn)生的浮力,就會使飛機浮在水面上并且不會下沉。但在需要起飛時,螺旋槳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拉力,就會拖著它以相當快的速度在水面上滑跑。伴隨著速度的不斷增加,機翼上產(chǎn)生的升力慢慢克服了飛機的重力,從而把飛機從水面上逐漸托起來,成為在空中飛行的航船。而在它完成空中任務之后,自然也要重返到水面,從而成為一只可以在水上滑跑的航船。因此,國外許多人根據(jù)水上飛機這一特點,又把它叫做水上飛船或飛機巡洋艦。
中國試制成功的第一架水上飛機
1919年8月9日,中國試制成功第一架水飛機——“甲型一號”。這是一架100匹馬力,拖進式雙桴雙翼水上教練機,高3.88公尺,身長9.32公尺,幅長13.70公尺,最大時速126公里,空機重量836公斤,載重1063公斤,裝油量114公升,飛行高度3690公尺,可航行3小時,航距340公里,乘員2人,可載炸彈4顆。飛機的性能、質(zhì)量并不比巴玉藻等人在美寇提司、能用、波音三廠前此所造的飛機差。
1918年春,北京政府海軍部在馬尾福建船政局內(nèi)設立飛機工程外,開始水上飛機制造。以留學英、美歸國的學生為技術骨干,并在馬尾船政局工人中挑選數(shù)十人加以訓練、掌握制造飛機之工藝。海軍飛潛學校飛機制造班的學生均隨廠實習
水上飛機的發(fā)展階段
第一架水上飛機是由法國工程師Henri Fabre于1910年3月展示的Le Canard。第一次正式有水上飛機這個稱呼則是1913年英國丘吉爾所提出的。水上飛機與使用陸上機場的飛機發(fā)展的時間相當接近,早期發(fā)展的著眼點在于:
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是水所覆蓋,包過海洋,湖泊與河川,這些都是水上飛機可以操作的區(qū)域。早期陸上機場數(shù)量不多,許多機場的跑道并未經(jīng)過適當?shù)恼?,早期的起落架容易產(chǎn)生意外。即使有跑道的機場也會因為風向的關系限制飛機起降的方向,水上飛機受到的限制較小。對于陸地面積較小但是被水環(huán)繞的地區(qū),或者是遠距離航線上沒有可以使用的機場時,只有水上飛機能夠到達這些地點。有些需要跑道長度特別高的飛機,像是大型客機或者是競速機,水面給予他們良好的起降場所。 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水上飛機已經(jīng)被搭載于巡洋艦噸位以上的艦艇上擔任偵查與協(xié)助艦炮射擊的任務,同時也擔任反潛、船團護航、沿海巡邏與轟炸等各種任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民航業(yè)的發(fā)展逐漸興起,雖然許多大型飛機的航程可以抵達過去無法到達的地區(qū),可是機場嚴重缺乏或者是跑道狀況不佳的狀況,使得水上飛機成為這些航線的最佳候選者。諸如由英國前往印度或是澳大利亞等國家航線都在這個時間陸續(xù)建立。即使大型飛機的航程足夠飛躍某些海洋地區(qū),然而在航線途中欠缺機場的狀況下,萬一陸上飛機發(fā)生故障或者是需要緊急降落時,將會產(chǎn)生嚴重的困擾,而水上飛機恰巧得以滿足這些方面的需求。
此外,各種競速機比賽的參加者也多利用水上飛機作為設計的型態(tài),這是著眼于高速飛行下需要很長的跑道降落,為了減少比賽地區(qū)的限制,利用水面起降是一種極佳的解決方式。雖然浮筒與相關的結構會產(chǎn)生額外的阻力與重量,這個階段許多競速機都有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像是英國超級馬林(Supermarine)的S.6B競速機曾經(jīng)拿下1931年史奈德杯競速比賽的冠軍,而他在該年創(chuàng)下最高的飛行紀錄是651.2公里/時的高速。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陸上機場的數(shù)量大幅增加,跑道品質(zhì)較以往進步,飛機的性能與可靠性也顯著提升,同時空中加油技術逐漸成熟,水上飛機的地位開始受到影響,不過在1950年代還是有新的研發(fā)計劃,包括美國海軍的F2Y噴射水上飛機計劃。此外,民間使用水上飛機的用途也從運輸擴展到救護與消防等其他工作上面,尤其是利用水上飛機可以在水面降落的同時,吸取大量的淡水進行森林火災的撲滅或壓制。
然而,各種飛機技術的進展與相關設備的完善,使得水上飛機的優(yōu)勢慢慢的消失,特別是在遠程跨洋航線上,陸上起降的噴射客機取代水上飛機成為各家航空公司的主流,而噴射動力的特性也必須經(jīng)過額外處理才能夠使用于水上飛機,同時還得要考慮到避免吸入任何海水的情況。原先水面救護的工作也隨著直升機的成熟化而拱手讓賢。
因此水上飛機逐漸退出軍用環(huán)境,僅有少數(shù)國家繼續(xù)采用擔任救護或者是反潛等任務。民用市場則以救護,消防與中小型交通與運輸為水上飛機的主要活動市場。
2014年1月25日,三亞海事局轄區(qū)亞美亞航空旗下的兩架水上飛機正式進入試運營階段,這也是我國首家正式運營的水上飛機公司。
中國最早的航母
中國最早的航母是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lián)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改裝后中國將其稱為001型航空母艦。
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號于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lián)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于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這期間土耳其雖然同意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卻趁機提出了20條附加條件。其中包括:10億美金的巨額保金、中國官方提供書面保證、由國際認可的保險公司擔保、中國安排拖船須由土耳其海洋署及海岸警衛(wèi)隊專家指揮等等。中國被迫同意了土耳其的要求,“瓦良格”號得以繼續(xù)回家,才有了遼寧號橫空出世!
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xù)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制造,及將其用于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我國的最早制造出的飛機是什么時候?
中國的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廣東恩平縣人,12歲時,因生活所迫,隨親戚赴美國舊金山謀生。
1903年,當?shù)弥R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后,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的力量來制造飛機。他得到當?shù)厝A僑的贊助,于1907年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制造廠,1909年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任總工程師。公司于當年便投入制造飛機。
1909年9月21日,馮如于接近黃昏時在奧克蘭附近一個圓形山丘旁進行了第一次試飛,這是一個遠離居民點的地方,在場的除記者外,就是他的三個助手。當飛機起飛后飛行了0.8公里,離地4.57米準備作一次轉彎時,螺旋槳突然停轉,飛機摔在地面,馮如被摔出機外,幸沒受傷。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槳槳軸螺絲擰得太緊,致使槳根斷裂。
1910年7月,馮如根據(jù)寇蒂斯“金箭”和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又制作了第二架飛機,10月至12月,馮如駕駛它在奧克蘭進行飛行表演大獲成功,并受到孫中山先生和旅美華僑的贊許,同時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fā)的甲等飛行員證書。1911年2月,馮如謝絕美國多方的聘任,帶著助手及兩架飛機回到中國。辛亥革命后,馮如被廣東革命軍政府委任為飛行隊長。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犧牲,被追授為陸軍少將,遺體安葬在黃花崗,并立碑紀念,被尊為“中國首創(chuàng)飛行大家”。
關于《中國水上飛機發(fā)展史》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